乐作003 | 她经常去非洲,参与非盈利公共卫生项目
Yina的职业总结,好可爱哈哈哈
肖怡娜(以下昵称Yina)是我在米兰的半个校友,认识她的时候,她即将从SDA Bocconi的健康管理与经济政策硕士项目毕业。说“半个”,是因为她念的SDA Bocconi(博科尼管理学院)和我念的Commercial University of Luigi Bocconi(博科尼商业大学)虽然都名为Bocconi,但毕竟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主要给工作N年人准备的“经验人士镀金所”,学生中很多是整天以正装示人的叔叔阿姨;而后者则是主要提供本科和硕士类商科课程的大学,校园里多是满面春风的俊男靓女(那谁,来自意大利的全球最火时尚博主Chiara Ferragni就是后者的肄业生)。而且嘛,前者的学费也比后者贵个起码一倍。
眼看着就要写偏到留学申请锦囊的节奏,那就索性分享一下昔日的Yina分享在人人网上的一篇学校申请总结,文章链接:http://blog.renren.com/share/162290737/2012836403,有兴趣的请复制链接至浏览器。不知为啥只找到系列之五,而且要看结尾还得注册或登录人人网。OMG,这年头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人人网账号啊。🙄
刚才还发现,SDA Bocconi官网上,Yina念的MIHMEP项目主页上的Testimonial(相当于现身说法的过来人)第一个就是Yina同学!想围观的请移步 http://www.sdabocconi.it/en/specialized-master-full-time-executive/mihmep
跟Yina变得稍微熟络一点,是因为她曾经在三个礼拜里和我Q&A往来了15封邮件,关于意大利学生居留转工作居留的事儿。想起来我当年跟乐作001期嘉宾杨希混熟好像也是因为这个转居留的问题,所以意大利这让人抓狂的移民政策也是侧面增进了中国留学生们彼此之间的革命友谊呢!
我当时就觉得这姑娘的锲而不舍真是了不得,到底是北大毕业的。
后来发现她还出过一本书叫《“排排”更健康》😂 😂 。遗憾的是我至今还未有机会拜读。想了解这本书的更多信息?网上搜她全名就行。
办完意大利的工作居留,因为不想继续留在母校做助理研究员,Yina又跑去荷兰北部的Groningen(格罗宁根)的Rijksuniversiteit Groningen(哦,逆天的荷兰语,要记清楚这校名也是不容易)开读一个硕博项目。不料才过了半年,曾经实习过的意大利老牌石油公司有了职位空缺,于是她二话不说立马又回米兰工作了。毕竟,意大利天气好风景好吃得好帅哥也多嘛,其实这是我的妄自揣测哈哈哈。
再过3个月,Yina登陆米兰就要满6年了,她曾经在去荷兰前夕的2012年写了篇超好玩的《对于在意大利两年的一些吐槽》,竟然还在里面叫我学姐……我估计她那时候肯定没料到自己竟然会在米兰又待了两个两年。
阅读文章请自备VPN:https://www.facebook.com/notes/yina-xiao/对于在意大利两年的一些吐槽/374796049249871
我说Yina,赶紧再接再厉写个六年吐槽呗!想读的群众快来后台踊跃留言!
聊点正经的,对于想要去欠发达地区常驻的Yina,我表示非常敬佩!也是,连她的qq邮箱昵称都叫南丁格尔呢,不免想到了《太阳的后裔》。恩,Yina的颜值也是杠杠哒。
最后,祝Yina能顺利获得常驻机会,希望是个风景不错的地方,再顺便邂逅一个帅大尉!
请点击文章末尾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前往喜马拉雅FM收听本期播客节目。
Q&A: 乐作职介所 / 肖怡娜
介绍下你的工作?为何经常去非洲出差?在非洲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工作是在石油企业做国际卫生项目。主要包括石油项目的卫生评估,非盈利性卫生项目和健康促进项目。
去非洲出差多主要是因为公司的主要投资项目在非洲比较集中。
在非洲的工作内容:一是卫生评估的项目的一些实地调研,二是卫生项目的一些前期调研和后期评估。以后者为主。
你出差去过哪些非洲国家?都去过多久?这些国家之间的差异大吗?
安哥拉、刚果(布)、加纳、肯尼亚、莫桑比克。
基本上都是一周到三周,以出差性质为主并没有常驻的经验。
以我短暂的见闻来看,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就我去过的国家而言,有相对来说秩序和发展较为好的加纳,也有贫富差距极大的安哥拉。
目前非洲的石油开采主要有哪些国家和企业的参与?
我不算是真正石油人,所以只能说说自己浅显的看法。基本上在非洲的国际石油企业,也就是欧美和中石油石化几家具有上游开采能力的巨头,因为石油前期勘探开发的先期投入非常大,所以也大部分采取的是几个大油企合资的结构。一般来说国际的油企会被要求和开采国本地的石油公司合资,控股权和开采权要看当地国的法令。
当地居民对国外企业来本国开采石油的态度如何?对你们的非营利医疗卫生的项目态度又是如何?
我遇到的大部分还是持欢迎态度的,因为大型石油开发项目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是很明显的。但是也有遇到过有比较大顾虑的,因为新型的石油产业会对之前的旧产业链产生不可逆的冲击。
当地居民对于我们非盈利的医疗卫生项目和教育培训水电项目绝大多数都是非常支持的。但有不少当地国家觉得石油企业从当地国盈利太多,所以对于我们项目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指向性都比较大。
你们在工作中是否会碰到在非洲的非政府组织(NGO)的医疗志愿者?你们的工作内容和他们的志愿服务有何区别?
非常多,既有类似WHO、UNDP等大型国际非政府组织,也有地区性较小些的NGO。
首要的区别是资金来源不同,所以大方向上的项目确定就不太一样。其次我们的政府关系比普通的NGO来说要敏感一些。但从具体的项目工作内容上说有很大部分的重合,我们在很多国家的具体项目运行上和大小NGO有很多合作,甚至我们还可以把有些具体的工作外包给当地的NGO,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
是不是在非洲经历了不少生死攸关的事(比如埃博拉、索马里海盗)?经历之后还想去非洲吗?
生死攸关的事情我运气好,确实倒真的没有经历过。埃博拉的三个国家我们公司并没有项目。说起索马里海盗的话,在肯尼亚做项目调研的时候倒是稍稍有一些感受,因为我们的项目初定是在肯尼亚和索马里边界上的几个村庄,当地不久前也发生过英国人被劫持人质的事件。我们从内罗毕出发的时候是全副武装并有前英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组成的雇佣保卫陪同的,在经过一些村庄和地段的时候也需要穿戴防弹头盔和防弹衣,但是好在一路平安。
因为个人兴趣,我对发展中国家的卫生援助项目都非常有热情,所以应该有机会的话会继续去的。
听说非洲人对中国人特别有好感?你觉得是为啥?
我觉得基本的态度和成因都很复杂,不可以一概而论,这个写一篇论文都不一定能讲明白吧,只能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首先当然是因为中非在政治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因为南南合作的政治导向,所以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合作是非常巨大的,从基础建设比如公路桥梁建筑,到小一点的零配件、纺织品、服装、电子用品,中国企业的平台是非常有优势的。可以说非洲人的日常生活里无处不存在中国产品,非洲大部分国家的政治态度也把中国看作合作伙伴,中国产品的相对低廉的价格和中国人极度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也都是非洲人对中国人较为接纳的原因。令一点尤其是对于曾经被欧洲殖民过的国家尤为突出,当地人民对白人的态度从内心还是比较抵抗的,有不少人曾经跟我说过这些白人都是过来做老板的而中国人是兄弟是来帮助我们建设的,这些历史遗留原因也有一些影响。最后一点我觉得中餐的侵略性真的太强大了!
有人说非洲是中国的新殖民地,你觉得呢?
我觉得在这个世纪,政治殖民是没有社会基础的,所谓的经济殖民是一个新论点,这是要看市场和政策相互影响的结果,我是非常希望中国企业能在非洲更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也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开始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也能够逐渐建立起对社会卫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士大部分会选择去NGO工作,但NGO的收入会不会不够理想?
如果是在国际性的NGO(比如国际卫生组织、联合国)工作的话,其实收入都不错。但中国本土一些小的NGO,也许因为其资金来源会比较有限,所以薪水的确比较少。但总的而言,从事国际卫生领域的人肯定都不以赚钱为目的,因为以同样的工作量和智力水平,若是在金融业或者咨询业工作,肯定能赚到更多的钱。
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有一份理想在?
对,尤其是那些常驻当地的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没法分开,精神压力很大,收入也不是非常理想,能坚持下来,靠的主要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大部分我认识的同行都有一份很热忱的心,人也都非常单纯。其中很多人是医生,要知道在欧美,做医生的收入和地位都非常高,但他们选择去欠发达的地方常驻,就是因为心里有理想在,欧美有很多这样的人。
那当地的现实生活会磨灭他们的理想吗?
会啊,会有困扰,毕竟要完全离开自己原本的生活环境,在跟家人的相处和关系中会面临非常多现实的问题。
有些人会就此选择长期住在非洲,也有些人会离开、回到欧美总部工作或是转行。
还有好多个呢,我最近可以每期换一个发嘻嘻嘻
他刚注册了自己的公司MOT Design,网站建设中,敬请期待!
听完节目如果觉得时间没白费,
建议你不如按码关注。
至于关注后要不要分享朋友圈,
还是由你自己说了算。